名词解释:
锔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修补器物的独特方法,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,最早可追溯到跨湖桥遗址时期。锔艺是专门修补锅、碗、盆、壶、缸等饮食器具的手艺,以金属为原料,借助炉火,锻打两头带钩的细钉,以金刚钻打孔,用锔钉铆合器物裂璺,使之严丝合缝,经久耐用。经过发展与演变,锔艺早已超越了简单的修补破损功能,独创出修残补缺之美,成为一门赏心悦目的艺术。
历史传承:
陈氏锔艺起源于清乾隆年间,至今已传承到第六代。第一代传承人陈永贵曾在皇宫中从事修缮工作,为达官贵族们修缮把玩器件,练得一身好手艺,并将手艺传给其子陈福来。清朝末年,陈福来遇到了饿昏在街头的乞讨者陈希亮,将其带回家中收为义子,并将手艺传给了他。陈希亮珍而重之地将手艺传给了小儿子陈淑安,开始了家族传承,一直延续至今。
艺术特点:
陈氏锔艺主要包括锔、补、镶、嵌、包、金缮、银缮、无痕修复等手法,配以柳叶钉、菱形钉、元宝钉、芝麻钉、花钉等修饰。花钉的制作较为复杂,有立体花、平面花、镂空攒刻花等。在锔壶技艺中,陈氏锔艺创立了内锔、包盖、无痕修复等独具特色的创新手法。
09:00-18:00(周一至周日)
E-mail:whsch@163.com